iyyov

约伯记

申命记

门徒问耶稣:“拉比,这人生来失明,是谁犯了罪? 是这人还是他的父母呢?” 耶稣回答:“既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 (John 9:2-3)

犯罪 - 审判 - 悔改 - 救赎

人物

主题

苦难:

苦难的本质:义人为何受苦? “In what way am I supposed to suffer? Or, What am I to do when I am suffering?”

道德秩序:

“The order of creation sets the standard for the moral order of the universe; and that is, that God must be allowed to know what he is doing, and lies under no obligation to give any account of himself.”

All that Job learns from God is that retribution is not the issue, but whether God can be trusted to run his world.

大纲

  1. 序言(Prologue)
    • 撒旦的挑战
    • 上帝的反应
    • 约伯的证明
    • 朋友的访问 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1:21)
  2. 对话(Dialogue):问题的争辩
    • 以利法
      • 因果报应:请你追想:无辜的人有谁灭亡?正直的人何处被剪除?(4:7)
      • 悔改!:至于我,我必寻求上帝,把我的事情交托给他。(5:8)
      • 上帝必将医治:因为他打伤,又包扎;他击伤,又亲手医治。(5:17-21)
    • 约伯
      • 哀叹的原因:惟愿我的烦恼被秤一秤,我一切的灾害放在天平里,(6:2)
      • 对朋友的评价:正直言语的力量何其大!但你们责备是责备什么呢?(6:21)
      • 对上帝的哀求:我厌弃生命,不愿永远活着。你任凭我吧,因我的日子都是虚空。(7:16)
    • 比勒达
      • 责备:上帝岂能偏离公平?全能者岂能偏离公义?或者你的儿女得罪了他,他就把他们交在过犯的掌控中。(8:3-4)
      • 劝勉:请你询问上代,思念他们祖先所查究的。(8:8)
    • 约伯
      • 对界限的叹息:我真的知道是这样,但人在上帝前怎能成为义呢?(9:2)
      • 对存在的叹息:我虽有义,我的口要定我有罪;我虽完全,他必证明我为弯曲。(9:17)
      • 对上帝的哀求:我对上帝说,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10:2)
    • 琐法
      • 上帝的奥妙:你能寻见上帝的奥秘吗?你能寻见全能者的极限吗?(10:2)
      • 上帝的怜悯:愿他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因为健全的知识是两面的。你当知道,上帝使你忘记你的一些罪孽。(11:6)
      • 悔改!:你若远远脱离你手中的罪孽,不容许不义住在你帐棚之中;(11:14)
    • 约伯
      • 虚空的忠告:你们果真是人物啊!智慧要与你们一同去死。(12:2)
      • 求见上帝:然而我要对全能者说话,我愿与上帝理论。(13:3)
  3. 暴风之中上帝的出现
    • 上帝的话语
      • 上帝的主权: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38:2)
      • 苦难的理由:沉默
    • 约伯的回答
      • 人类的界限: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撤回,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42:5-6)
  4. 后记
    • 约伯的宣告
    • 约伯的恢复

大纲

  1. 序言(Prologue):约伯与撒旦的攻击 (1:1-2:13)
  2. 对话(Dialogue):问题的争辩 (3:1-42:6)
    1. 第一回合的争辩
      • 约伯 (3:1-26)
      • 以利法 (4:1-5:27)
      • 约伯 (6:1-7:21)
      • 比勒达 (8:1-22)
      • 约伯 (9:1-10:22)
      • 琐法 (11:1-20)
    2. 第二回合的争辩
      • 约伯 (12:1-14:22)
      • 以利法 (15:1-35)
      • 约伯 (16:1-17:16)
      • 比勒达 (18:1-21)
      • 约伯 (19:1-29)
      • 琐法 (20:1-29)
    3. 第三回合的争辩
      • 约伯 (21:1-34)
      • 以利法 (22:1-30)
      • 约伯 (23:1-24:35)
      • 比勒达 (25:1-6)
      • 约伯 (26:1-24)
      • 约伯 (27:1-28:28)
      • 约伯 (29:1-31:40)
    4. 以利户的言论
      • 以利户 (32:1-33:33)
      • 以利户 (34:1-37)
      • 以利户 (35:1-16)
      • 以利户 (36:1-37:24)
    5. 神的应答与约伯的懊悔
      • 神 (38:1-40:2)
      • 约伯 (40:3-5)
      • 神 (40:6-41:34)
      • 约伯 (42:1-6)
  3. 后记(Epilogue):从苦境中转回 (42:7–17)

结构

注释